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

    航空乘务系组织重点培养考察对象外出参观

    发布者:  时间:2018-05-21 00:00:00  浏览:

    航空乘务系于5月17日下午1点,党支部青年委员汪慧老师带领重点培养考察对象外出参观,地点是上海历史博物馆。同学们穿着得体,炎炎烈日并没有阻碍积极的心情。

    同学们带着重读历史的心态来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初入博物馆时,同学们就被古朴文雅的气息深深吸引,耳目一新。馆内分为“序厅”、“古代上海”与“近代上海”,记录了上海多年的文化历史与时代变迁,让同学们近距离触摸上海的前世今生。走进展馆,最醒目的是一顶做工十分考究的轿子,红黄颜色相间,喜气中显示着华丽和富贵。这顶轿子名为“百子大礼轿”,据说是1927年宁波籍铺主为儿子周宗余娶亲备用,请了10位木雕师傅,耗时10年完成。在1949年后,周宗余将它捐献给历史博物馆。

    同学们很快将目光转到了通往二楼“古代上海”的电梯上,在二楼的展厅入口处留下了一张美好的回忆。在这层展厅中,同学们目睹了古代上海的形成与发展。无论是当时的物资、文化或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都体现在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里。馆内的每一件祭祀、每一块玉璧还有每一个陶罐,都依次有着发展的历程与由来,中途还能够看到“远古上海第一”的展示牌。在这里,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得体会到古代上海的生活的模式,“吃穿住行”都在同学们的眼前体现,馆内保留的古代字画能够让同学们感受到每一段历史不同的精彩与魅力。

    之后,同学们依次继而抵达三楼“近代上海”。其实三楼与四楼都属于“近代上海”,然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入口处的长廊画,站在画的开端与末尾是两幅截然不同的景象,上海的外滩由一座座平楼变成了欧式建筑的大楼。在这段历史中,包含了太多战争与无数人心酸无奈,同学们在这里看到了武器,看到了战役,也看到了一个个陌生的,熟悉的名字和面孔……

    同学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投入全身心,震撼、自豪、嘲讽、遗憾的心情重复交替,在看到最后一幕“上海解放”的展示牌上,似乎都松了一口气,耳边的背景音乐变成了国歌,身旁有一个国徽牢牢地定在墙上,心里还有一股酸涩直冲鼻腔。

    时光匆匆,重读历史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相信同学们还清晰记得古代上海的繁华与绚丽,肯定也无法忘记近代上海的每一场战役和党与人民奋战的勇气。这些保留下来的物质与文化,都是大家需要继续传承发扬的精髓,它们从不被时代淘汰,它们需要被更多的人去了解、深挖。参观结束后,每一位同学都加深了对上海历史发展的了解,也从每一位优秀的党员伟人中明白作为一名党员需要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最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绝不辜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称号。

    文:航空乘务系 汪慧 1721102 郑梓欣

    图:航空乘务系 1721102 郑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