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抓手。为响应国家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号召,我校民航乘务学院教师吴江华走进春秋航空,开启了一场为期一年半的沉浸式企业实践,书写了一段从教育者到职业人的精彩蜕变。
一、校企携手,共筑中创新人才培养
2024年2月底,随着学院与春秋航空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正式启动,一场教育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变革悄然拉开序幕。作为项目负责人及2023级学徒制班级的“学校导师”,吴江华老师还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春秋航空培训中心的学员。她与学徒制班级的学生并肩坐在春秋航空培训中心的教室里,共同开启了客舱乘务员初始新雇员地面理论培训的征程。在这段共同学习的日子里,吴老师与学生一同深入学习民航规章与运行规范、机型设备、高空飞行理论及安全规则等专业知识,一同参与医疗救护、应急撤离、灭火训练、水上训练、客舱服务、机上销售等实操训练。每天6-8小时的高强度集训,她既是学员又是导师,先自我消化所学内容,再带领学生复习巩固。历经六个多月的辛勤付出,他们共同完成了近400个课时的培训任务,通过了30余项考核,最终获得了“客舱乘务员初始新雇员地面训练培训合格证”。

二、入队带飞,实践中提升职业能力
获得培训合格证仅是吴江华老师企业实践的第一步。要进入客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继续历经了申办空勤登机证、入队考试、入队培训、入队考核等多重考验,才开始进入带飞阶段。春秋航空将吴老师编入客舱服务部的飞行班组,真正走进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以“乘务学员”的身份进入客舱开始执行航班任务,亲身体验航班执行的全过程。从航前准备到航后总结,每一个细节她都反复确认,亲力亲为,确保万无一失,努力做一名最有温度的乘务员。有几次她还和学徒制班级的学生一起执行航班任务,展现师生同机服务、共同成长的风采。在限定的时间内,吴老师成功完成了20个航段50多个小时的飞行任务,体现了出色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

三、双线并行,压力中见证成长突破
在不飞航班的日子里,吴老师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她不仅要完成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还要在企业进行业务学习,完成各类培训任务,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新标准和新要求,组织开展校企培训和项目开发研讨等等。一边是讲台,一边是客舱,双线并行的日子让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正是这种挑战促使她不断成长与突破。最终,她以92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放单考核,取得了“客舱乘务员训练合格证”,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客舱乘务员。

四、角色破壁,躬行中领悟知行合一
从讲台到客舱,吴江华老师进行角色破壁,她以"空杯心态"重新出发,从教育者转变为职业人,亲身体验了职业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角色的互换与视角的转换,让她对职业教育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通过无数次的实践锤炼,方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扎实的职业能力。


吴江华老师走出了一条绚丽的“双师型”教师成长道路,折射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深层变革。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双师共培"的创新理念,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宝贵的范本,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实践,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
文:民航乘务学院
图:民航乘务学院 吴江华
审核:民航乘务学院 杨晓青
责编:民航乘务学院 应秉诚